close

愛夏天電影季 世博 SHE 世足賽 世足 

天主教奇蹟畫像介紹之一:義大利的善導之母(Our Lady of Good Councel、Madonna of Paradise)善導之母 Our Lady of Good Councel (又稱 Our Mother of Good Councel、Madonna of Paradise、Mother of Tenderness)古往今來許多畫家都畫過聖母與耶穌這個題材。但是,在天主教會裡,有幾張特別的圖,不是以其藝術性知名,而是因為畫像在歷史上有奇妙的事蹟發生而出名,有的甚至連畫家是誰都不知道。今天先介紹義大利的善導之母、故事發生在15世紀的奇蹟畫像(請見第一張圖,也就是第二張祭台中那幅小小的畫像)。 原畫 15.5 x 17.5 英吋這幅畫目前是放在義大利Church of Our Lady of Good Counsel善導之母堂偏殿的小聖堂裡。教堂位於羅馬東南方約30英里的一個小城Genazzano內,大家如果有機會去羅馬,不妨去參訪一下這個歷史悠久的教堂(建於1621~1629年,因此畫而得名),看看這幅伴有奇蹟故事的畫。當然,若帶著朝聖的心情,去向聖母祈求代禱,如果夠虔誠可以感動聖母的話,說不定她會願意幫你完成心願喔!據傳說這是聖母自己挑選來顯示奇蹟的,和許多正襟危坐、感覺有尊卑之分的畫像不同。在這張半身畫像裡,小耶穌和聖母瑪利亞靠的很近,耶穌坐在聖母的左手臂上,耶穌右手環繞著聖母的脖子,讓她的頭斜傾向祂,兩人頰貼著頰,祂的左手還輕輕抓著母親的衣領,聖母微微笑著,是一幅非常親密的襁褓中的母子圖。但耶穌的眼睛看著遠方,頭手與身材的比例是比較像成年人的比例,則又彰顯了耶穌自幼就有成年人的智慧與神性。 這張相片是Church of Our Lady of Good Counsel善導之母堂偏殿小聖堂裡的祭台,薄如蛋殼的小小壁畫就"浮"在最中央、前面有玻璃保護著的牆面上,距離牆面約一英吋,僅在底部與最右邊靠在一個小小的底座上。看過的人都稱奇。 善導之母畫像的奇蹟是這樣的:在義大利羅馬東南方約30英里,有一個小城叫做Genazzano,自古就是古羅馬的貴族與上流人家興建別墅與避暑山莊的熱門地點。這些豪華莊園四周的廣大花園與果園往往是他們舉行各種慶典與活動的地方。尤其每年的4月15日,人們都會聚集盛大慶祝維納斯女神的祭典。後來,隨著天主教的崛起與興盛,這些祭神的活動慢慢就消失了,一些古老的神殿也年久失修,逐漸毀損。第三世紀的時候,教會在善導之母的召叫下,在毀壞的神殿遺址上興建了一座教堂,並取名為Church of Our Lady of Good Counsel善導之母堂。最初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後來該城人口增加,小教堂就逐漸出名了。到了中世紀,方濟會與奧古斯丁修會都在旁邊建了修道院。但隨著歲月流逝,善導之母堂也逐漸失修而老舊,較有日漸增多,教堂也嫌太小,不夠用,所以人們選擇蓋更新更大的教堂,而慢慢不再去這個小教堂。到了1356年,維修小教堂的使命被賦予奧古斯丁修道院。即使有修會的資源以及信徒們的熱切祈禱,修復教堂的費用總是捉襟見肘,一直無法做最各種必要的維修與復建。後來,有一位於1436年喪夫的寡婦Petruccia de Geneo,她的先生是肩負修復任務的奧古斯丁第三會的成員。她平時就是在此堂參加彌撒與祈禱,很敬愛善導之母,眼看修復進度緩慢,欠缺經費,她不斷熱切祈禱,念茲在茲希望聖堂有朝一日能夠完全修復到昔日的光榮。但經過多時,就是沒有人捐款。因為她的先生留下了一筆不小的遺產,她決定扛起重擔,捐出財產,當作修復的經費,並且希望拋磚引玉的動作,能吸引其他人也一起共襄盛舉。她花錢請人畫了新教堂的圖,也經過教會允許,開始動工。不料後來她才發現,原以為自己的財產不少,但對修復教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更糟的是,根本完全沒人伸出援手。當新教堂的建築才蓋了3呎高左右,錢就用光了,工程只好停頓。已經80歲的她,更是垂垂老矣,只能更熱切的祈禱和求人幫忙。可是她的鄰居和朋友都只會冷潮熱諷,取笑她,甚至城裡的人會拿此事當笑話講,甚至在公開場所詆毀她。但Petruccia總是對他們說:「孩子們,別對現在的表面現象太認真,童真聖母瑪利亞和聖奧古斯丁一定會在我進棺材之前,把這個善導之母堂蓋好。」1467年4月15日Genazzano城內數千名市民盛大慶祝年度的聖馬爾谷節(St. Mark,新教譯為馬可)。大約下午四點時,突然從天上有悅耳的音樂傳來,當幾千雙眼睛舉目向天查看音樂的來源時,晴空萬里無雲的天上突然飄來一朵雲,停在善導之母堂的一座還沒完工的牆上,過了一會兒,雲裂開成兩半,出現金光萬道的光芒,而市內各教堂的鐘聲此時也全部自己響了起來,吸引全部市民出來查看。在雲散之後大家趨近一看,展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幅大約 15.5 x 17.5 英吋大小的善導聖母像(請見下面第三張圖,也就是第二張相片中祭台中央的那幅),以壁畫似的材質(一片類似薄如蛋殼的石膏)停在才蓋了三呎高的那座石牆上。當時寡婦 Petruccia 正在聖堂內別處祈禱,聽到鐘聲才跑出來看到,而感動得哭倒在地,因為她多年的祈禱與辛苦得到應許了。接下來的日子裡,人們不斷湧來朝聖,也連續發生各種向聖母請求轉禱靈驗的奇蹟(如久病或殘疾等的治癒),經當地教會正式紀錄的,僅在1467年4/27~8/14短短不到四個月裡就有171件奇蹟發生。同年五月,兩個阿爾巴尼亞人來到該地,告訴眾人那幅畫像原來是在阿爾巴尼亞他們的教堂裡,但因為打仗,他們熱切祈禱該畫不要受損,結果該畫某日於他們祈禱中親眼看到被雲帶走了,而他們一路追著那朵雲到了羅馬,就不見了,後來聽到消息,才趕到Genazzano來找。而這幅畫像據他們所知,是百多年前自己飄來阿爾巴尼亞他們聖堂裡的。這阿爾巴尼亞人的這一些說法因為沒有客觀的歷史記載,所以天主教會並未承認此一傳說。不過,經過後人考證,咸認為此畫像是源自於在14世紀義大利古代Umbrian一帶的壁畫。此是後話。話說最初Genazzano的市民們不伸出援手幫忙修教堂也罷了,還譏笑出錢修繕的寡婦 Petruccia不自量力,所以教堂修復進度緩慢。但由於這幅善導聖母像突然自己出現在該堂的奇蹟,不但當地居民態度改變,也吸引了許多外地的朝聖者,捐款源源不斷,當然該教堂也很快就在寡婦 Petruccia 過世前修復完成了。目前的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個炸彈炸毀了屋頂及主殿祭台,牆壁倒塌,僅離幾碼遠的此一善導聖母像卻安然無損,保存至今。關於這張奇蹟的善導之母圖,網路上有很多英文版和義大利文的介紹,其中一個頗詳盡的介紹,也是本文的主要參考來源之一,請見: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religion/1619244/posts和許多出名的聖像一樣,後來幾世紀也陸續有許多畫家畫過各種不同的版本。下面這幅是一個義大利畫家 Pasquale Sarullo,在1903年教宗Pope Leo XIII ( 1878- 1903 )為此聖母畫像取名"Mater Boni Consilii"(拉丁文,也就是Mother of Good Councel - 善導之母的意思 - 請見聖母頭上光環中的字)之後,按照奇蹟畫像畫的。 "Mater Boni Consilii" by Pasquale Sarullo這幅畫除了畫風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文藝復興後的歐式畫法外,其他也有許多和原畫不同之處:第一當然就是兩人頭上光環加了字。再來就是聖母的眼瞼下垂,和另一幅奇蹟畫-瓜達魯佩美洲聖母一樣,眼睛只微微睜開,而耶穌則是看著聖母。聖母的左手畫了出來,但沒有緊抱耶穌,而耶穌的左手也沒有抓著聖母的衣領,只是輕撫著聖母的領口。這樣的構圖讓人感覺到耶穌的自主性,好像是耶穌主動抱著聖母、在安慰聖母一般。整張畫面非常優美,光線打在畫面中央,聖母頭上的紗巾透明輕柔,母子兩人的衣服布料質感逼真,表情柔和,讓人看了不但賞心悅目,也會有安定而信賴的感覺,是眾多聖母與聖嬰母子畫像中,不論是否信奉天主教,都很適合掛在家裡的一幅畫。此圖目前我們店中有售,從義大利進口的,尺寸是 51x71公分,數量很少,只有三張,有意收藏的朋友動作要快,可直接到我們的露天拍賣(請按此處連結)去買。當然,若配上一個古色古香的金色油畫木框,會更有質感喔!歡迎來店挑選要配的框,有七百多種木框可供選擇。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袁常順 的頭像
    袁常順

    小琉球

    袁常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